大理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一建考试到底难不难? 身边总有考生吐槽"考了3年还在啃法规",也有人说"认真准备6个月快速过4科"。作为过来人,我想说:一建难的不是知识点本身,而是前期准备阶段的方向错了——要么抱着教材死磕却抓不住重点,要么跟风买了一堆资料却没时间看,要么每天熬夜刷题却连真题套路都没摸透。这篇文章结合带过500+考生的经验,从心态调整、信息收集、计划制定到资料筛选,手把手教你避开90%的备考坑,让前期准备效率翻倍。
大理优路教育为大家一、先搞懂这三个问题,再决定要不要开始
很多人备考一建是"随大流"——看同事考就跟着考,听说挂靠费高就盲目报名。但一级建造师考试需要投入至少300小时有效学习时间,如果一开始没想清楚,很容易中途放弃。
1. 你的报考条件真的符合吗?
别等到复习半年才发现资格不够!2023年住建部明确要求:大专学历需工作满6年(其中施工管理4年),本科学历满4年(施工管理3年),学历必须是学信网可查的正规学历。如果专业不符(比如文科类专业),建议先经过成人高考修个工程类学历,别轻信"代报名",查到直接禁考。
2. 你能接受"持久战"吗?
一建成绩有效期2年,意味着你需要在两年内经过4科(法规、管理、经济、实务)。实务科目(建筑/市政/机电等)经过率常年在5%-8%,很多考生栽在这科上。我见过较可惜的考生:头等年过了3科,第二年实务差2分,第三年重新考4科。建议头等年主攻实务+2门公共课,把较难的啃下来,第二年压力会小很多。
3. 你的学习时间从哪来?
上班族备考较大的敌人是"没时间"。我算过一笔账:每天通勤1小时(听网课)+ 晚上2小时(做题)+ 周末6小时(系统复习),每周能凑出20小时。但如果经常加班、应酬多,建议推迟报考。备考期间要学会"断舍离":少刷短视频(每天省2小时)、拒绝无效社交,把时间碎片化利用起来——比如用"建造师随身学"APP刷法规题,午休时看10分钟实务案例。
二、信息战:这些官方渠道比任何"内部资料"都靠谱
每年都有考生被"押题班""绝密资料"坑钱,其实90%的备考信息都能从官方渠道免费获取,关键是你会不会找。
1. 报名时间和流程(别错过关键节点!)
中国人事考试网(www.cpta.com.cn):这是仅此官方报名入口,每年6-7月报名,9月考试,12月查成绩。建议设置日历提醒,错过报名只能等明年。
当地住建厅官网:部分省份会发布考后审核通知(比如社保要求、工作证明模板),广东、江苏等省份还会公布报考人数和经过率,帮你评估竞争压力。
2. 教材怎么买?认准"建工社蓝皮书"
一建教材每年5月左右更新,必须买较新版!比如2023年法规教材新增了"民法典合同编"内容,经济教材调整了增值税计算方式,用旧教材等于白学。购买渠道:
官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天猫旗舰店(确保正版)
省钱技巧:先买公共课旧教材打基础(变动率约10%),新教材出来后只买实务教材+对比手册(某鱼搜"2024一建教材变动对比",10元就能买到整理好的重点)。
3. 哪些专业较适合你?
实务科目有10个专业,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机电工程是报考人数较多的三大专业。
新手选建筑工程:内容较简单,经过率较高(约8%),适合零基础考生;
想考增项选市政工程:市场需求大,挂靠费比建筑高50%,但难度也大(经过率约5%);
理工科背景选机电工程:涉及机械、电气知识,适合工程设备相关从业者。
三、备考规划:别迷信"100天冲刺",普通人更需要"笨办法"
我带过的考生中,快速性过4科的没有一个是"突击型选手",反而那些每天学3小时、坚持6个月的"稳扎派"经过率较高。分享一个经过验证的四阶段备考法,尤其适合零基础:
头等阶段:基础期(2-3个月)——把书读"薄"
目标:搞懂80%的基础知识点,不用背但要理解。
法规:重点学"招投标、合同、安全、质量"四章,这部分占分70%。推荐听陈印老师的课,他擅长用"生活案例"讲法条,比如把"连带责任"比作"夫妻共同债务",听完很难忘。
管理:网络图、成本计算是难点,建议用"思维导图"梳理逻辑。比如"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哪些内容?画一张图就能把"编制程序、审批流程、动态调整"串起来。
经济:公式是拦路虎,别死记硬背!比如"现值P和终值F"的关系,想象你把钱存银行,P是本金,F是本金+利息,利率i就是银行利息,这样理解后公式自然就记住了。
第二阶段:强化期(1.5-2个月)——真题为王
很多人刷模拟题上瘾,却忽略了真题的价值。近5年真题至少刷3遍:
头等遍:按考试时间做,感受难度和节奏(比如实务案例题每道控制在30分钟内);
第二遍:逐题分析考点,在教材上标记"考过3次以上的知识点"(这些是必考点);
第三遍:只做错题,总结错误原因(比如"知识点混淆""审题不清")。
举个例子:法规真题里"开工报告"和"施工许可证"的区别考了N次,很多人分不清。其实记住一句话:"政府项目要开工报告,企业项目要施工许可证",再配合真题案例巩固,根本不会错。
第三阶段:冲刺期(1个月)——实务是"救命稻草"
实务科目占总分的40%(160分),得实务者得一建!这阶段要:
背案例模板:比如"质量事故处理程序"(报告调查分析处理验收),"安全隐患整改步骤"(停止施工制定方案落实整改复查验收),这些万能模板能应对80%的案例题。
练手写:很多人考试时"会但写不出来",大理优路教育建议每周写2道案例题,用答题卡规范作答(某宝搜"一建实务答题卡",10元包邮),注意"采分点"——比如问"措施",要分点答"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每点后面加具体做法。
第四阶段:调整期(2周)——别学新内容!
较后两周重点是:
看自己的错题本和笔记,别再做新题;
每天早上背1小时实务重点(比如"建筑工程验收流程");
调整作息,把学习时间和考试时间同步(比如上午9-11点做法规真题,模拟考试状态)。
四、资料准备:教材+真题才是王炸,其他都是锦上添花
备考资料不在多,在于精。我见过有考生买了20G网课、10本习题集,结果到考试都没看完。核心资料就3样:
1. 教材:建工社官方教材(重点看标注的真题考点);
2. 真题:近5年真题(纸质版+电子版,电子版方便碎片时间刷题);
3. 笔记:自己整理的思维导图+错题本(别抄书,只记"易混点""公式""案例模板")。
避坑提醒:
别买"押题卷":每年都有机构宣称"押中90%考点",其实都是把教材重点换个说法,不如老老实实刷真题;
网课别贪多:每个科目跟1个老师就够了(法规陈印、管理朱俊文、经济徐蓉、实务看专业选老师),换来换去反而浪费时间;
APP推荐:"万题库"(刷真题方便)、"XMind"(画思维导图)、"Forest"(专注学习时锁手机)。
五、启动阶段:用这三个小技巧对抗拖延症
"明天再开始学习"是备考较大的敌人。分享三个亲测有效的"启动方法":
1. 5分钟启动法:告诉自己"只学5分钟",往往进入状态后会学1小时以上;
2. 组队监督:找2-3个考友建群,每天打卡学习时间(比如"今日3小时:法规2章+真题10道"),完不成发红包;
3. 可视化进度:用Excel做一张"备考进度表",每完成一个章节就打勾,看着进度条一点点满格,会很有成就感。
较后想说:一建考试就像一场马拉松,前期准备不是"拼速度",而是"找节奏"。别羡慕别人"3个月过4科",他们可能有多年工程经验;也别害怕"考了几次都没过",只要方向对了,坚持下去总能上岸。记住:每个凌晨5点的台灯,每本翻烂的教材,每道弄懂的错题,都在为你铺就拿证的路。
- 详情请进入大理优路教育
- 咨询电话:18697915607
- QQ咨询:2056625662 微信同号
尊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http://dlyoulu.5zix.com/news/140898/ 违者必究! 以上就是大理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一建考试前期如何准备的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