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打算考一级建造师的朋友,头等步就卡在了“搞不清楚到底考什么”和“这么多科目怎么组合着考才较合理”。确实,一建考试不算简单,科目不少,备考周期也长,如果一开始方向就错了,后面会走很多弯路。今天这篇文章,大理优路教育就结合自己和身边不少朋友的备考经验,把一建考试的科目情况给大家掰扯清楚,再聊聊科目搭配的那些门道,希望能帮你少踩坑,高效备考。
大理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一、一级建造师考试到底考哪些科目?—— 先把“敌人”认清楚!
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制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组织实施。它主要考四个科目,这四个科目又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两大类:
(一)公共科目:3科,所有人都一样!
这三科是每个考一建的朋友都必须考的,就像是打游戏前的“基础训练”,虽然相对实务来说可能没那么难,但也是决定你能否拿证的关键。
1. 《建设工程经济》:
特点:这科听名字就知道,跟“钱”打交道比较多。里面会涉及到一些工程经济的基础概念、财务知识、工程估价等等。对于学文科或者对数字不太敏感的朋友来说,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头疼,尤其是那些计算公式,比如复利计算、盈亏平衡分析什么的,需要花点时间去理解和记忆。
我的感受:这科内容不算较多,但需要理解的东西不少,死记硬背效果不好。建议多做例题,经过题目来理解公式和概念。
2.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特点:这科就是我们常说的“法规”,内容比较杂,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条例、规范非常多。从招投标、合同、安全、质量到工程纠纷处理等等,都有涉及。
我的感受:这科给我的感觉就是“文科”性质比较强,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但也不是完全死记硬背,很多知识点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区分,比如不同法律责任的界定、不同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等。近几年的考题也越来越灵活,会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来考。
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特点:这科简称“管理”,主要讲的是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整个过程中的管理知识,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等。内容非常系统,逻辑性也比较强。
我的感受:管理这科和实务科目的联系非常紧密,很多实务案例分析题的考点其实都来自于管理。所以学好管理,对后面攻克实务有很大的帮助。这科的知识点也比较多,需要构建一个知识框架,把各个章节串联起来。
(二)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科目:1科,选你较擅长的!
这科是一建考试的“重头戏”,也是大家普遍认为较难的一科。它分为10个专业方向,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或者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其中一个专业进行报考。这10个专业分别是:
1. 建筑工程
2. 公路工程
3. 铁路工程
4. 民航机场工程
5. 港口与航道工程
6. 水利水电工程
7. 市政公用工程
8. 通信与广电工程
9. 矿业工程
10. 机电工程
特点:实务科目综合性非常强,它会把前面三科公共课的知识与本专业的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考查。不仅要求你懂理论,更要求你会应用,能解决实际问题。
我的感受:实务确实是“老大难”,很多人都是栽在这科上。它的知识点琐碎,而且需要结合现场经验来理解。如果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学起来会更吃力。所以,投入在实务上的时间和精力一定要是较多的。
重点提示:一级建造师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参加全部4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经过全部科目;符合免试条件(如有的考生可免考部分公共科目)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经过应试科目。这一点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我们接下来要说的科目搭配!
二、一建考试科目怎么搭配才科学?—— 找到较适合自己的“通关秘籍”!
科目搭配是个大学问,搭配得好,能让你事半功倍,大大提高经过率;搭配不好,可能会让你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甚至打击自信心。选择搭配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基础、备考时间、学习能力以及专业背景。下面给大家提供几种常见的搭配思路,供参考:
(一)零基础/在职备考时间紧张的考生:建议“2+2”或“3+1”,分两年考完!
如果你是零基础,或者工作很忙,每天能抽出来学习的时间有限(比如每天只有2-3小时),那我强烈建议不要贪多,分两年考完是比较稳妥的选择。
1. 头等年:《法规》+《管理》,第二年:《经济》+《实务》
理由:法规和管理相对来说理解起来难度稍低一些,而且两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性。先把这两科拿下,能建立起备考的信心,也为第二年攻克难度较大的经济和实务打下一定的基础。尤其是管理,对实务的学习帮助很大。
注意:这种搭配的风险在于,第二年要考经济和实务,而实务是较难的,压力会比较大。如果第二年实务没过,那么头等年经过的法规和管理也会失效,需要重新考。
2. 头等年:《管理》+《实务》,第二年:《法规》+《经济》
理由:这种搭配是把较难的实务和与它关联较大的管理放在头等年。很多过来人的经验都说“实务过了,一建就过了一半”。如果头等年能把实务啃下来,那第二年的压力会小很多,只需要攻克法规和经济两门公共课。这是我个人比较推荐的一种搭配,因为实务的有效期只有两年,如果头等年没过实务,第二年还有机会再考,且公共课可以灵活调整。
注意:这种搭配对头等年的学习要求非常高,因为实务难度大,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如果你基础薄弱,可能会觉得很吃力。
3. 头等年:《经济》+《法规》+《管理》,第二年:《实务》
理由:这种“3+1”的模式,是想把三门公共课在头等年全部解决掉,然后第二年专心攻克实务。如果头等年公共课都过了,那第二年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只搞实务,压力相对小一些。
注意:这种搭配的风险在于头等年要同时学三科公共课,学习量非常大,对时间和精力的要求很高。如果有一科公共课没过,第二年就变成了“没过的公共课+实务”,压力依然不小。而且,实务和管理联系紧密,头等年学完管理,第二年考实务时可能有些知识点会遗忘,需要重新复习。
(二)有一定基础/备考时间相对充裕的考生:可以挑战“4科全报”或“3科联报(含实务)”!
如果你本身就是工程相关专业出身,有一定的现场经验,或者能保证每天有4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那可以考虑快速性报考多科,甚至四科全报。
1. “4科全报,力争一年通关”
理由:当然,这个难度是较大的,但如果能一年通关,那是较省时省力的。适合学习能力强、自律性高、时间充足的学霸型考生。
注意:一旦决定全报,就要做好全身心投入的准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且严格执行。实务依然是重中之重,要给实务分配较多的学习时间。即使头等年不能四科全过,能过个两三科,第二年压力也会小很多。
2. “《管理》+《实务》+《法规》”或“《管理》+《实务》+《经济》”
理由:这种三科联报的方式,核心还是围绕“实务”,搭配两科公共课。选择哪两科公共课,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来定。比如,觉得法规背的东西多,可以先搭配经济和管理这种逻辑性强一点的。
注意:三科联报学习强度也不小,需要合理分配各科的学习时间,不能顾此失彼。
(三)科目搭配黄金原则,帮你避坑!
无论你选择哪种搭配方案,都要记住以下几个原则:
1. “实务优先”原则:实务是一建的核心,也是较难的。无论如何搭配,都要尽早开始实务的学习,并且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长。很多人都是因为实务没过而功亏一篑。
2. “难易结合”原则:不要把所有难的科目都放在一年,也不要把所有简单的都放在一年。适当搭配,可以让学习过程不至于太枯燥或者太痛苦。
3. “关联性原则”:管理和实务的关联性非常强,可以优先考虑放在同一年考。法规和经济相对独立一些。
4. “时间匹配”原则:根据自己的实际备考时间来选择报考科目数量。时间多就多报几科,时间少就少报几科,贪多嚼不烂。
5. “动态调整”原则:如果头等年某些科目没考过,第二年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报考科目和学习计划。
三、备考小贴士:光有搭配还不够,这些“潜规则”要知道!
1. 教材是根本:无论你报不报班,买什么辅导资料,官方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都是必须要看的。很多考题都是直接来源于教材。
2. 真题是王道:尤其是近5年的真题,一定要反复做,仔细研究。经过真题你可以了解出题思路、高频考点,甚至能预测一些考点。实务的案例分析题,更是要多动笔写,对照答案看自己的差距在哪里。
3. 重视错题:错题是暴露你知识薄弱点的较好方式,一定要整理错题本,定期回顾。
4. 实务要动手:实务不是听听课、看看书就能过的,一定要多做案例分析,学习规范的答题步骤和语言。
5. 保持好心态:一建备考是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遇到困难和瓶颈期是很正常的。要学会调整心态,坚持下去。可以找几个考友一起学习,互相鼓励。
总结一下
一建考试考四科:三科公共课(经济、法规、管理)加一科实务(10选一)。科目搭配没有绝对的“较好”,只有“较适合”。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记住,备考一建,毅力和方法同样重要。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理清思路,祝你早日成功上岸!
(注:以上考试科目及相关政策基于当前公开信息整理,如有调整,请以官方较终公布为准。)
- 详情请进入大理优路教育
- 咨询电话:18697915607
- QQ咨询:2056625662 微信同号
尊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http://dlyoulu.5zix.com/news/140154/ 违者必究! 以上就是大理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一级建造师考试考哪些科目的全部内容。